ERP登录

  

科学创造必须观念先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31 00:00:00  浏览次数:

――评杨耀坤教授的《科学创造理性的探求》
 
李普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科学创造的本质和内在机理问题历来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对象,但国内外研究状况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这既由于问题难度太大,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指导思想或视角存在问题。湖北大学杨耀坤教授的近著《科学创造理性的探求》(《科学理性的沉思》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探求》)坚持从认识论的视角研究科学创造,紧紧抓住其中起主导建构作用的因素,对科学创造的本质和机理问题的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国内同行誉为“国际前沿,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对于《探求》一书的学术价值,我们可以从它与相关研究的比较中看出。关于科学创造问题的研究,在认识论视角之外,还存在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创造学、社会学等视角。《探求》作者对此分别进行了评论(PP.3~7)。他认为,从逻辑学、心理学、创造学的视角研究科学创造,其根本缺陷在于它们所关注的都是某种形式因素(逻辑的或心理的或方法的),而不关注思维内容的运动,自然难以进入科学创造的内在机理。从社会学研究科学创造,其致命弱点是将个体思维视为“黑箱”,根本无从谈论创造的奥秘。当代认知科学中的认知-历史分析方法颇有影响,它以认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科学史案例分析,似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它将科学认知和创造的机制解释为“基于模型的推理”,仍然未能摆脱以上视角共同陷入的窠臼:从形式论创造,从而与创造的本质相距遥远。
《探求》作者从认识论研究科学创造,继承了康德以来关于认识能动性研究的宝贵成果。康德传统的认识论研究,其精华在于突出如同“先验范畴”(康德)、“范式”(库恩)、“形而上学蓝图”(麦克斯韦尔)、“前提性知识”(苏联某些学者)一类认知框架或模式在科学创造中的综合、预设作用。《探求》作者对此类因素进行极限扩展,将其统称为“观念”。他提出,人类认知结构应包括两项:知识和观念。观念与知识相对应,具有至少同样广泛的外延。而且,观念在知识基础上的扩展和提升可以向抽象化领域层层推进,直达顶层的形而上学;可以向信念、信仰方向强化和系统化,最终与非理性世界相融通,从而实际上具有了比知识更加广阔和深邃的外延与内涵。观念是对知识的超越,包括认知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推进,但扩展和提升尚未经过经验确证,因而具有猜测、预设的特征。这是一种从已知觊觎未知的趋向,尽管具有不确定性,但却体现出创造的意向、意图。观念是认知结构中的活性因素,创造的奥秘便隐藏在观念的创造功能中。观念本身具备创造的前提――意向性、超越性,而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本身却不具备这个,因此作者认为,唯有观念能够成为科学创造的主导建构因素。
      “观念是科学创造的主导建构因素”,这决定了观念在科学创造过程中贯彻始终的统驭作用,决定了科学创造的一般规律――整体-结构性规律、从一般到个别的创造程序规律、高层观念孕育科学创造规律、理性制约和主导非理性规律(PP.568~590)。这就是《探求》一书的中心内容。在作者看来,“科学创造就是观念的运动过程”(P.593),特别是,创造行为的起点是一般而不是个别、特殊;“只有先作好‘一般’的文章,而后才能实现具体的创造”(P.521)。其原因在于,理论建构不存在逻辑的通道,归纳逻辑即便用于经验定律的建立也是不完备的。科学理论的建构必须遵循假说-演绎法。这里关键是假说的建构问题,倡导认知-历史分析的科学哲学家试图以溯因推理解释之,而将假说的产生视为猜测的结果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探求》作者认为,“假说建构求助于高层观念的启发和孕育”(P.524),这就是科学理论创造必须“观念先行”的依据。作者为观念先行和观念孕育提供的解释工具是思辨推理和创造想象推理。在他看来,这两类推理优于上述模型推理,因为后者不管推理的前提从何而来,因而对推理,尤其是形象表达的推理何以可能的问题解释不清,甚至予以回避。思辨和创造想象均能援引创造观念和一般高层观念,以它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同时结合相关事实和理论知识,便能向具体的理论推演。作者着重以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为例进行说明,这里的创造观念是关于运动相对性原理适用于高速领域的观念,其直接的观念母体是普遍的运动相对性原理,其高层观念支持则有世界统一性、对称性、简单性等哲学和美学观念。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就是从这两个层次的观念中推演出来的。作者还论证了观念先行的普遍性。他以最简单的类比和枚举归纳为例,说明没有涵盖模型和原型或有限已知个体的猜测性普遍命题,类比和归纳便是盲目的和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探求》一书对科学创造的本质和内在机理做了深入而适切的解释,它继承了传统,又超越了传统;它与当代前沿研究相对接,又显示出相对于后者的解释优势。这表明,该书在理论上显著地推进了科学创造学的研究,改变了这一领域理论贫乏和概念混乱的状况,同时对于认知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此外,该书对科技创新实践也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不论是科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必须首先具备关于创新目标的创造观念,而创造观念的产生除了受到现成科技成果的启发外,更重要的在于有关于创新目标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的一般观念的指引,这个一般观念求诸观念母体的孕育。这意味着,即便是技术创新也得“观念先行”。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不仅在于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具有优化的观念结构,具有从观念母体中不断地产生新观念、新思想的潜能。若究其原因,则一言以蔽之,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观念创新。推而广之,人类一切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其产生的首要条件均在于观念创新,或如现在人们常说的理念创新。
 
(刊于《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