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鹰
这是一部让人读罢久久难以平静的力作。无论是对作者黄传会,还是对作品所触及的课题,每一位读过作品的人都会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黄传会的创作活动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除创作了全景式反映我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历程的《中国海军三部曲》等力作之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个初冬,黄传会走进太行山采访算起,这位共和国军人持续关注贫困和教育问题已达20年之久。在这20年间,他先后踏访了21个省(区)数十个贫困县的几百所乡村小学。他一路采访、一路写作,由《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到《中国乡村教师》,由《中国贫困启示录》,到近年的《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再到我们眼前这部《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黄传会对希望工程和我国反贫困事业持续不断的全程式跟踪与全方位记录,在中国仅他一人。
如果不是黄传会作品的影响,也许多数人并不清楚,希望工程及其成就的事业是何等辉煌。迄今,以救助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希望工程已经共募集资金40亿元,援建希望小学1万5千余所,培训乡村教师4000余名,资助贫困生达330万多名,已成为我国社会参与面最广、影响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项公益事业。20年也许只是人类历史的一瞬,但就一个作家而言,二十年如一日,一直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观察、体悟和表现这样一项事关民族未来的工程,行万里路而不知疲倦,历经艰难险阻而其志不回,又有几人可以做到?黄传会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关注底层始终是他内心的情结,回顾黄传会的创作道路,我们清楚地看到,他把自己人生最壮硕的写作年华,全部献给了为普通百姓鼓与呼的事业,他不停地“为穷人呼吁呐喊”,他发出了“中国最真实的声音”。作为一个军人,他身上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永远关注普通百姓的神圣使命感堪称当今楷模。他的创作实践,为我国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有益启示。
作为一部思想艺术内涵丰富的作品,《为了那渴望的目光》的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人们读罢,会突出地感觉到,它称得上是一部深刻彰显以希望工程为代表的社会公益事业非同寻常社会意义的作品。黄传会用自己的笔告诉我们,希望工程所承载的,以及这本书所反映的,不单单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事例,不单单是一连串具体可感的数字,而是关于命运,关于教育与文化,关于爱心与道德,关于理想与创新,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故事。20年多来,黄传会不停地用自己的写作呼唤义务教育普惠所有儿童,他用自己的笔揭示出,希望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救助了多少失学儿童,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声张教育的公平,唤起全社会对贫困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决策。他为希望工程、为广大读者,乃至为国家领导层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国情报告”。他的每部作品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少人给他写来热情洋溢的书信,赞扬他的社会担当;多少人看了他的作品后主动要求救助失学儿童;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作品改变着贫困地区众多失学儿童的命运。我们注意到,十七大提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2008年秋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神州,这里面无疑也凝聚着黄传会的心血。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为教育普惠制贡献了力量。他说,我不在乎作品是否能够获奖,不在乎个人能够得到多少稿费,我只希望以自己的笔服务于国家的成长、服务于社会的进步,这种境界同样也是我们在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进程中值得大加弘扬的。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深入思索,也是与作品在艺术上的成熟,表达上的丰沛、温润和明快分不开的。
作家走多远,作品的天地就有多大。在作家的才华和天分之外,决定作品水平的,还有缺不了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积累。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黄传会倾20年心力挖掘了一口题材和生活的“深井”,作品才显得格外丰沛扎实。传会20岁开始在海岛当兵,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他非同寻常的毅力与执著。他的每部作品既是用脚“走”出来的,更是凭持之以恒的心力打拼出来的。希望工程这项伟大的事业选择了他,他也以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一个“反贫困”作家的事业。他以记录希望工程发展壮大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享誉文坛,继而又捕捉到落后地区师资问题,推出《中国乡村教师》;他由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等问题,进而触及我国的扶贫攻坚课题,写出《中国贫困启示录》;新世纪以来,他又把目光延伸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个新领域,创作了《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而《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则是希望工程和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集大成之作。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由于有了黄传会,中国才形成了独特的反贫困报告文学,由于持之以恒的作为,他的每部作品都具有了他人难以逾越的扎实品质,黄传会本人才成为当代文艺创作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文学是人学,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人类思想、精神价值的忠实写照。《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令人珍视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光辉,记录下了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足音。作家善于抓住人的命运来展开文学描写,他以希望工程为载体,以人的命运史、社会的进步史为主要内容,用自己的心力,倾诉着命运、未来与希望的故事。作品以希望工程救助的三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孩子的命运故事为开篇,大张旗鼓地张扬希望工程的深远影响,牢牢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人们从两次举起奥运火炬的希望工程第一个救助对象张胜利的身上,从因一张照片而成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始终不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身上,从由于得到资助而成为优秀研究生的张洵的身上,从他们命运的突转和先后变化,看到了希望工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作品继而以“红土地的呼唤”、“康乐备忘录”、“延河从脚下默默流过”、“太行山的每个早晨”四段采访手记,记录下贫困儿童丧失教育机会的苦涩,十分鲜活地烘托和勾勒出贫困地区儿童就学问题的严峻性、必要性和急迫性,深刻揭示了希望工程应运而生的社会历史必然。在写中国青基会和希望工程的诞生、发展时,同样注重挖掘出改革开放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反映出其中的领导者、参与者的思想脉动。
在社会大进步、时代大发展的进程中,以迅速、及时、敏锐反映现实生活的报告文学创作出现全方位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报告文学创作数量大、题材范围广、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个文体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活跃态势,另一方面,报告文学创作质量下滑,也引起了大家的忧虑,“有报告没文学”、“有材料缺思考”等弊端的出现,大多倒不是由于写作者生活功底欠缺,没有下工夫深入生活,相反,倒可能是由于作者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却没有掌握报告文学的规律,缺乏对材料的统摄和整合的能力,尤其缺乏进行艺术升华的能力所致。《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之所以在艺术上完整、成熟,就在于作家深谙这个文体的特质,充分尊重文学规律,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报告文学优势。作品把希望工程、把救助失学儿童放在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作品通过对希望工程的诞生始末的描写、对希望工程受益者的特写、对民众爱心的讴歌、对中国青基会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希望工程近年的发展动态等的全面展示,生动地揭示出,教育是民族发展之本,而贫困群体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益的充分保障,实际上事关一个国家的良心,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特别是作家把中国青基会和希望工程这样的新生事物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表现,将中国青基会这个集体的锐意进取精神和时代前行的大氛围紧密结合在一起,便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同类型平庸之作不可能有的思想高度、理性深度和感染力度,他写“百万爱心行动”、“1加1助学行动”,写“青基会诉《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都不单纯写事,而是融入了作者真切的情感,融入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他有力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大潮对以徐永光为代表的奋发有为之士的托举,写出了社会公益事业对人们道德净化、社会观念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所有这些无疑都是极具思想和艺术的震撼力。
(注:作者为中宣部文艺局文学评论处处长。原文曾发表于2009年4月4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