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登录

  

一本讲真话的人生大书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31 00:00:00  浏览次数:

    大德者高寿。智者寿。季羡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德智兼备的长寿老人。
 
    十多年前,他在散文《三个小女孩》里细致描写了与三个小女孩的故事。他奇迹一般赢得了三个小女孩的欢心,她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他。在感动之余,他喃喃发问:她们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感情?
 
    答案很简单:孩子的眼睛天生能辨认好人与坏人。
 
    一生坎坷,不改赤子之心。每一个接触过季羡林先生的人,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真诚,纯粹,坦荡,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在先生的精神世界里,情是第一位的。用真挚的感情对待人。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爱国爱人类之情,都是如此充沛。
 
    他讲真话。诗性,幽默,尖锐,是他1949年前文章的基调。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季羡林真诚地希望用诗意的笔触把美带给人间。他从来都不是一只杨朔式的蜜蜂,只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被迫或自愿地放弃了怀疑,转而相信童话,以致出现了单纯、高亢的音调。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使他脱胎换骨。从此,他自由地歌唱。情感与思想交相辉映,造就了晚年的满树繁华。从炼狱里出来,他写下了《牛棚杂忆》,这是老一代中至今为止最彻底的反省与清算。
 
    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的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论点发表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攻讦,但他依旧坚持。他对“西化”现象的批评,散发着真知灼见。支撑他的根本在于,中国文化带给他的强烈自信。他对这个文化的深刻理解,是许多人所不明白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不只是一个比喻,而是体现他作为一个学者的真知和预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弊端,在这次看不见尽头的经济危机中走到了末路,好多人恍然大悟,似乎才明白老人的所指。
 
    望百之年的季羡林老人,在医院里依旧关注中国的大问题、真问题。牛年刚过,他在医院对笔者论述了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二、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三、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四、“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先生还透露,他的全集将专门印一批繁体字版的,满足全球华人的阅读要求。
 
    先生曾经说过,自己说的都是真话。从他的文字里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他在病榻上的札记,更是字字发自肺腑,令人动容。他晚年的一系列文字,在情感的纯度与思想的力度上,远远超过巴金的《随想录》。他的话值得我们认真倾听。
 
    这是先生百年人生的体会,是学问与人生融为一体的完美结晶。
 
    本书经先生同意,授权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社曾出版先生主编的《胡适全集》,深得先生好感。出版社本欲在8月6日将此书作为先生诞辰贺礼奉上,谁知未及印出,即惊闻噩耗。在此谨以此书作为对先生的纪念。
 
    人虽远去,精神永存!
 

老愚2009年7月于北京